睡多睡少都致命?科学睡眠指南请查收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常常成为人们忙碌日程的牺牲品。匈牙利塞梅尔维斯大学研究人员牵头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睡眠,绝非小事,睡得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甚至飙升死亡风险。

这项综合了 79 项国际研究、涵盖超 210 万人数据的分析显示,每晚睡眠不足 7 小时,死亡风险会增加 14%;而睡眠超过 9 小时,死亡风险竟飙升至 34%。并且,性别差异在其中显著显现,睡眠过多的男性,死亡风险高出 36%;女性则更高,达 44%。如此惊人的数据,无疑将睡眠问题推到了健康议题的风口浪尖。

为何睡眠时长会对健康产生这般重大影响?从生理机制来看,睡眠不足时,身体的各项机能无法得到充分修复与调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感冒、流感等疾病便有机可乘;心血管系统持续处于应激状态,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下来,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大幅增加。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科学教授 Matthew Walker 研究证实,每晚只睡 5 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增加 15%,熬夜扰乱线粒体的正常生物节律,使其质量和数量下降,进而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与正常功能。

而睡眠过多,同样危机四伏。身体长时间处于 “待机状态”,新陈代谢减缓,血液循环变缓,不仅易导致脂肪堆积、肥胖,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特别是本身有高血脂、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更是雪上加霜。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 4 所高校的研究员经 11 年跟踪研究发现,平均每天睡 9 个小时以上的人,死亡几率比其他人高出 25%。

中风风险与睡眠时长的紧密联系,也在第二项研究中得以揭示。睡眠时间在五到六个小时之间,患中风可能性高出 29%,死于中风风险高出 12%;而超过八小时,患中风可能性高出 46%,死于中风可能性高出 45%。这表明,在中风预防策略中,睡眠时长应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现实生活中,工作压力大、过度使用数码屏幕以及作息不规律等,正严重侵蚀着人们的睡眠质量。许多年轻人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睡前长时间刷短视频、玩游戏,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扰乱正常睡眠节律,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而职场人士因加班、应酬等,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睡个好觉,避免陷入睡眠 “陷阱” 呢?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至关重要。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例外,帮助身体形成稳定生物钟。比如,晚上 10 – 11 点之间入睡,早上 6 – 7 点起床,长期坚持,让身体适应这一节奏,入睡更快,睡眠更安稳。营造舒适睡眠环境也不可或缺,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选择舒适床垫和枕头,避免在卧室工作、看电视或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大脑刺激。此外,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可进行听轻音乐、泡热水澡、冥想等放松身心活动,帮助入睡。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我们应重视睡眠问题,合理安排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避免睡眠过少或过多,以健康睡眠为身体保驾护航,提升生活质量,享受美好人生。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