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开市客下架,消费者投诉喉咙刺痛
近日,知名网红品牌麻六记酸辣粉被曝发霉,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深圳消费者陈女士(化名)于7月22日在深圳开市客(Costco)购买了一箱麻六记酸辣粉(售价65.9元/8盒),7月25日冲泡时发现粉饼发霉并伴有刺鼻异味。无独有偶,宁波的王女士也在宁波开市客购买到同款问题产品,并反映近距离闻了几下后喉咙剧痛,疑似霉菌刺激,漱口后仍持续不适5小时。

更令人担忧的是,陈女士表示,她意识到可能是霉菌后紧急洗手漱口,但五个小时过去,喉咙仍然喇嗓子。王女士则称,开市客虽已线上退款49.9元,但未提供进一步赔偿,仅表示问题产品已下架。
值得注意的是,麻六记今年1月才高调宣布入驻Costco,仅半年就因食品安全问题紧急下架,品牌信誉受到严重冲击。截至目前,麻六记官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
代工方回应:消杀不足导致细菌污染,涉事批次已下架召回
7月28日,涉事酸辣粉的**代工方——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宽食品”)**发布声明,承认部分批次麻六记酸辣粉存在质量问题。
阿宽食品表示,问题产品为270g规格麻六记酸辣粉,涉及2025年6月16日、6月18日两个生产批次。经调查,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不足,导致产品可能受细菌污染,出现粉饼发白、发霉现象。
目前,阿宽食品已采取以下措施:
- 全面下架涉事批次产品,并启动召回程序;
- 消费者可联系原购买渠道(如开市客)退货退款,或通过白家阿宽官方客服登记处理;
- 承担退货费用,并按规定给予补偿;
- 全面整改生产流程,加强消杀工艺管控与质量监测,确保后续产品安全。
阿宽食品在声明中向消费者及麻六记品牌致歉,并承诺以更高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代工模式隐患:麻六记酸辣粉主要依赖阿宽食品生产

公开信息显示,麻六记的酸辣粉主要采用代工生产模式,而阿宽食品是其主要制造商之一。阿宽食品成立于2016年,主打新型方便食品,自有品牌包括“阿宽”和“白家陈记”,同时也为多家网红品牌提供贴牌代工服务,如麻六记、百草味、李子柒等。
然而,代工模式虽然能降低生产成本,但也带来了品控风险。此次麻六记酸辣粉发霉事件,暴露出代工厂在生产消杀环节的漏洞,导致产品可能受细菌污染,进而引发消费者健康问题。
消费者担忧:霉菌是否已危害健康?品牌方为何沉默?
此次事件中,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包括:
- 霉菌是否对人体有害? 陈女士和王女士均表示,闻到酸辣粉异味后喉咙刺痛,疑似霉菌刺激。霉菌可能产生毒素,长期摄入可能影响健康。
- 麻六记为何不回应? 作为品牌方,麻六记至今未公开说明问题原因或道歉,仅代工方阿宽食品作出回应,品牌责任如何界定?
- Costco为何未能提前检测? 开市客作为国际知名零售商,理应严格把控进货质量,为何未能在上架前发现酸辣粉发霉问题?
行业反思:网红食品代工模式如何保障安全?
近年来,网红食品品牌如麻六记、李子柒等,大多采用代工生产模式,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快速扩张。然而,代工模式也带来了品控难题,一旦代工厂生产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此次麻六记酸辣粉事件再次提醒:
- 品牌方应加强代工厂监管,不能仅依赖代工方自律;
-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网红食品的抽检力度,确保消费者权益;
-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注意保质期及包装完整性,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食用并维权。
后续进展:消费者可如何维权?
目前,阿宽食品已承诺承担退货费用并补偿消费者,受影响的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 联系原购买渠道(如开市客)退货退款;
- 通过白家阿宽官方客服登记处理;
- 如出现健康问题,保留医疗记录并咨询法律途径。
此次事件不仅影响麻六记品牌声誉,也对整个网红食品行业的代工模式敲响警钟。食品安全无小事,品牌方、代工厂及监管部门均需承担起责任,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